特应性皮炎(AD)是一种慢性、复发性、炎症性皮肤病,其特征是顽固性瘙痒和皮肤屏障功能障碍。成年人AD患病率在4.4%至16.1%之间,在儿童中高达20%,疾病负担在非致命皮肤病中排名第一。活性氧(ROS)水平升高是导致AD病程迁延的重要原因,因此清除ROS是AD的关键治疗目标。作为对抗ROS的第一道防线,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是保护细胞免受有毒超氧自由基侵害和调节炎症反应的关键酶。作为SOD典型的代表,CuZn-SOD表现出强大的抗氧化活性,然而其在AD病灶中表达不足。基于此,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受CuZn-SOD双金属活性位点启发设计合成的催化剂Cu/Zn-MOF。基于其与CuZn-SOD相似的双金属位点,Cu/Zn-MOF表现出优异的类SOD活性,有趣的是,其还具有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(GPx)、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(TPx)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(APx)活性,可清除过量ROS,包括超氧阴离子(O2•−)和过氧化氢(H₂O₂)。与临床药物哈西奈德溶液(HS)相比,外用Cu/Zn-MOF更有效地治疗AD。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,Cu/Zn-MOF通过抑制FcγR介导的吞噬信号途径发挥抗炎症作用,减少了ROS在AD中的持续积累,最终抑制了疾病的进展(图1)。
图1. 双位点仿生Cu/Zn-MOF用于催化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示意图
该研究以题为“Dual-Site Biomimetic Cu/Zn-MOF for Atopic Dermatitis Catalytic Therapy via Suppressing FcγR-Mediated Phagocytosis”的论文发表在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》上。该论文为同济大学医学院与上海皮肤病医院合作完成,本课题组硕士生黄芳为共同第一作者,通讯作者为董海青副研究员,李斌教授与施剑林院士。
具体详见:https://doi.org/10.1021/jacs.3c110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