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床视觉科学研究组

Laboratory of Clinical Visual Sciences

课题组成员

徐国彤

徐国彤

同济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

个人简介

徐国彤,男,1957年4月出生。哈尔滨医科大学本课毕业后,先后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获医学博士、在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(UNT)获药理学博士。在NIH及Alcon研发中心完成博士后训练后,任UNT解剖与细胞生物学系研究助理教授。1997年回国后,先后任中美合作(南京)瑞博眼科中心主任、奥比斯(飞机眼科医院)驻中国首席代表、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长(PI)兼所长助理/副所长/代理所长。2008年到同济大学,曾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和院长。现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、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副主任、眼科研究所所长、干细胞库主任、药理教学团队负责人、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(眼科)首席科学专家。

先后担任国家及项目十余次(包括两次首席科学家),发表SCI论文约80篇,被引用逾千次,主编/副主编干细胞及眼科专著和教材5本,申请专利十余项;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宝钢优秀教师奖、及省部级科技奖;是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首任会长,现为中华医学会(眼科)专家会员及眼科学分会病理学组副组长、上海市药学会理事及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国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、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眼科分会常委等、。担任Curr Mol Med、AJTM等杂志副主编。

学术成就

1、在国际上首次证明EPO具有保护视网膜的作用,而不是传统认识的促进糖网病发展的因子。继而研发出EPO治疗糖网病的方法,也揭示了作用机制(于2010年被《Review of Ophthalmology》点评为当年糖网病研究三项进展之一)。

2、在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支持下,牵头建立了干细胞库网络和关键技术平台,成为干细胞技术培训基地及干细胞信息发布和交流平台。成体干细胞(特别是ADSC和UC-MSC亚群)治疗视网膜变性研究中开始进入临床转化阶段;发现Wnt信号通路在干细胞成瘤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,阻断Wnt通路可显著减少其成瘤,被JCI选为封面论文。

3、在白内障发病机制研究中,揭示了萘白内障的机制并在体内外有效地阻止白内障的进展,为药物治疗白内障提供了重要依据

在成果应用及转化方面,1、在国际上首次研发出眼内注射EPO治疗糖网病的方法,并在美国开展的初步临床试验中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。经现有方法治疗无效的部分患者经EPO眼内注射治疗后,视力有所改善并且视网膜水肿得到明显减轻。目前已在美国临床试验中治疗三类视网膜疾病愈百例,正努力在中国开展类似临床试验。2、ADSC和UC-MSC亚群治疗视网膜变性在动物研究证明为安全有效疗法后,已开始准备临床试验。待备案完成后,将很快开展。3、在以白内障为模型的衰老和抗衰老研究中,揭示了几种白内障的发病机理,能在动物模型中阻止和延缓白内障的发展,并阐明其作用机制。

联系方式

联系方式:gtxu@tongji.edu.cn

联系我们
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医学院
gtxu@tongji.edu.cn

Copyright©2017 同济大学医学院课题组信息网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医学院主办 All Rights Reserved